在一场戏谑之中,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,因一时的调侃股票配资怎样操作,竟悄然播下了百年因缘的种子。
那时,沈秉成与同僚严辰在一起,严辰炫耀起自己妹妹严永华的才华,将她所绘的“不栉书生”画作呈现给沈秉成。沈秉成眼前一亮,迫不及待地询问:“这位才子是何人?一定要亲自拜访!”严辰不禁一笑,揭示画中的“书生”其实正是自己的妹妹,严永华。因为妹妹的才情出众,作为“妹控”的哥哥自然忍不住炫耀一番。
那是1861年,严永华年方25,而沈秉成的第二任妻子姚夫人还在世。当沈秉成回家后,将此事告诉了姚夫人。姚夫人笑言:“既然你如此欣赏这位才女,何不将她迎娶为继室?”谁曾想,姚夫人一句玩笑话,却成了百年佳谶的起点。
随着岁月流转,姚夫人去世。1867年,在严辰的撮合下,年届31的严永华嫁给了沈秉成,成为继夫人,而沈秉成当时已经45岁。
《耦园志》曾记载:“1861年,我与沈秉成前辈在京相识,正逢妹妹从黔南寄来手绘花鸟四帧,其中题句之妙,前辈深为叹服。姚夫人笑道:‘既然前辈如此欣赏此才女,何妨来日将她迎为继室。’不料这句戏言,竟成了百年佳谶。”
耦园的建立
展开剩余64%爱情从未随波逐流,必定与众不同。
在1874年,沈秉成辞官回苏州养病,购得涉园旧址,开始扩建新园,命名为“耦园”。1876年,园林建成,夫妻二人以此为纪念,吟咏诗篇,彼此寄托情感。
“耦”,原本意为两人并肩耕作,象征夫妻和睦与恩爱。耦园的名称象征着他们将自己的家比作最温暖的“恩爱小家”。园中有两条走廊,分别名为“樨廊”和“筠廊”,谐音即“妻廊”和“君廊”。他们的印鉴亦名“联珠印”,象征着这段珠联璧合的婚姻。
严永华的会客室里,所有家具皆为小号款式,这是沈秉成为考虑到妻子娇小身躯,特意定制的。为了让妻子在青砖地面上行走时不受寒冷侵扰,沈秉成还在房间铺设了吸潮的杉木地板。无论是装潢还是细节,处处显露着他们浓浓的爱意。
不囿于宅,心随境动
她跟随他一起走遍四方,见识更广,诗词也因此得到了更深的升华。
与沈秉成的相识、相知与相伴,严永华的生活充满了诗意。耦园不仅是她的家,更是她与沈秉成共同创造的温暖世界。几年后,沈秉成复职,两人携手出发,走遍了许多名胜古迹,结识了不少文人雅士。通过与这些大志之士的交流,严永华的诗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她在镇江焦山的吸江楼、桂林漓江的叠彩山等地留下了许多诗稿和摩崖石刻,其中不乏《藏冰》《烹雪》等佳作。其诗情画意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
然而,这段美好的生活最终因病痛告别。光绪十七年(1891年),严永华辞世,沈秉成依照她的遗愿,将她安葬于仁和县南山。她的一生,虽然不像《苦尽甘来遇见你》中的爱纯那样拥有少年时代的自由和美好,却也未尝不幸。比起爱纯所经历的种种磨难,严永华的生命充满了家人的关爱,尤其是在她遇到心爱之人、度过了后半生的幸福时光后,她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旅程。
她的命运,正如她所说的那般股票配资怎样操作,“苦尽甘来”。
发布于:福建省